鄂西土家族葬礼习俗

2017-02-11 21:21:00 知识

  鄂西土家族老人一旦停止呼吸,孝子便在门外朝天鸣放三声铳,以示向村寨的亲朋好友报丧。按照当地习俗,无论哪家老人去世,大家都把丧事看成为自已的大事,因而闻讯后均前往吊丧、帮忙。即使平时不来往的人家,甚至是冤家仇人,对于丧家,都会像其他人一样,主动前往祭奠亡人,安慰其家属。

  死者入棺后,将棺木停放在打扫干净,收拾妥贴的堂屋——灵堂。棺木前供桌上,除设置灵牌,摆上供果,燃烛烧香之外,特别供上一碗“到头饭”,点上一盏名为“长明灯”的清油灯。所谓“到头饭”,就是让亡人吃上走完人生道路的最后一顿饭,从此不再食人间烟火;点“长明灯”,是为亡人照明引路的,让他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地走进另一个世界——天堂。

  鄂西土家族在丧俗方面有不少禁忌或忌讳,如家人在外死亡,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的尸体都不能抬进室内,只能在屋外停柩待葬。据说,这样做,是为了不让野鬼见到家神,否则,会对家里不利。又如停放灵柩的地方不能让猫进去,认为猫一旦碰到尸体,会被死人紧紧地抱住,吓坏人是小事,更要紧的是,想不到的灾难会降临。

  鄂西土家族人,对于不同年龄的死者持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其葬礼也不一样。如把少年亡故说为“夭折”;把青年亡故说为“惨事”;把中年亡故说为“短寿”,以上死者只能按一般丧俗从简丧葬。可是五六十岁以上老人亡故则不同。一方面,活着的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把死看得很淡,对死持乐观态度;另一方面,一般人从传统观念、佛家思想出发,认为老年人之死是顺乎自然、正常的现象,儿女们也认为长辈“老死”走的是“顺头路”,因而料理丧事时,“以丧为喜”,称丧事为“白喜事”,与婚嫁所说的“红喜事”并称为“红白喜事”。正像丧歌里所唱的“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

  因为老人的丧事为喜事,所以鄂西土家族便有广为人知,古朴欢乐的“跳丧”习俗。鄂西一带,丧俗中唱丧歌或丧鼓歌,根据不同习俗和不同演唱形式,大体分为“坐丧”、“转丧”和“跳丧”三大类。坐着唱的称为“坐丧”;一人击鼓、领唱,二人各执一钹敲打,帮腔唱和,缓缓绕棺而行者,称为“转丧”;边歌边舞者,称为“跳丧”,鄂西土家族的唱丧歌属于第三类。当地人把“转丧”、“坐丧”又称为“文唱”;把边唱边舞,唱跳结合又称为“武唱”。一般来讲,不管是“文唱”,还是“武唱”,都配备有锣鼓。鄂西土家族的“跳丧”,又称为“跳撒尔嗬”,亦称做“跳殇”。“跳丧”习俗由来已久,《夔府图经》里说:“巴人尚武,击鼓踏歌以兴哀”,“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有余”(土家族为巴人的后代)。可见“跳丧”习俗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产生了,它是土家族的祖先——巴人“击鼓踏歌”、“饮宴舞戏”丧礼习俗的再现和传承。“跳丧”在夜间进行,“跳丧”的参加者由少到多,一批批地替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其中能歌善舞的人,有时在场外踏歌合拍,有时信步上前,主动替换在场子里跳唱的人。人们伴随着鼓点边歌边舞,尽情歌唱跳跃。情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显得和谐自然,与欢腾的场面,热烈的气氛融合为一体。“跳丧”往往通宵达旦,参加者直到如醉如痴方休,兴尽而归。“跳丧”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给人们的感觉是:“以丧为喜”、“以乐致哀”、“悲而不伤”。众亲友乡邻以“跳丧”这一隆重、悲壮、欢乐的丧礼陪伴亡人在家里和亲人一起度过最后时刻,对亡人的家属给以安慰。总之,除了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亡人之外,其他任何死者的丧事都不能当白喜事看待,自然也就不可能为他们举行“跳丧”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