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葬礼习俗:“停尸”和“吊丧” 吊丧是什么意思

2017-02-12 09:23:00 知识

  苏北一带人死以后的第一个程序是“停尸”,死者刚咽气,便移到铺板上,然后放到堂屋(明间)“停尸”,方向为头朝南,脚朝北。接着。要为死者换上“寿衣”。若可能,应在死者临终前为其擦洗身体、换上寿衣,让死者干干净净离开人世。寿衣换好后,要为死者梳头整容,有的还要涂口红,抹胭脂,使容貌无病态,宛如常人。然后在死者头、脚两处各点一盏灯,再供上一碗“倒头饭”,以让死者吃上最后一碗饭,持灯照明,走上通往阴间的道路。有的人家还请来和尚,诵念“开路经”和“发脚经”,祝祷亡灵起程。如今,在医院病逝的,均由医院直送殡仪馆,上述事宜由殡仪馆料理,迷信行为都免除了。

  死者安置好后,家人便忙于置办丧服,亲族着丧服是分等级的。近代以来多以“戴孝”代替丧服,“戴孝”有孝帽、孝鞋和黑袖章等,也是分等级穿戴。如扬州一带,儿子(孝子)的“戴孝”装束是:头戴白孝帽,孝帽角上系一绺麻丝,麻丝下悬挂一团白棉球。腰间缠白布,腰后拖挂一根麻绳,脚穿白孝鞋,鞋面上蒙一块麻布。儿媳、女儿的装束是:头戴白孝帽,孝帽正面钉一块红布,腰上缠白布,鞋面蒙红布。重孙辈则戴红孝帽,鞋面蒙红布,玄孙辈则头戴灰孝帽。其他晚辈的侄儿、女婿等,则头戴白孝帽,腰缠白布,鞋蒙白布。这些,都是古代“五服”礼制的遗存和衍变,从“戴孝”上便可看出与死者的亲疏关系。如今,城镇多以佩戴黑袖章代替“戴孝”,黑袖章上钉有白布,为儿女辈。钉有红布,为孙辈。其他人员则为黑袖章。

  同时,家中还要搭丧棚,请吹鼓手,在大门上贴“×宅治丧”白纸条,以及向亲友报丧等。

  诸事安顿好后,第二个程序是“吊丧”。“吊丧”是亲友接到报丧后,立即前来吊唁的仪式。吊丧是在灵堂里,灵堂里要有孝男孝女守灵。旧时,守灵者要手执“哭丧棒”。苏南一带讲究“哭丧棒”的了取材,父死用竹,母死用桐。执“哭丧棒”,意为不忘根本,哀痛至报。来宾进门,吹鼓手要奏乐,来宾向死者遗体或遗像行答跪礼,守灵者要陪礼,以示答谢,如今叩跪礼改为鞠躬礼。若吊丧的女亲友哭丧,守灵者中的女子也要陪哭,以示悲哀。

  主要亲属都到场吊丧后,便可在死者脸上盖上一张裱蕊纸(或白布),又叫“盖蒙脸纸(布)”。盖好后便不再揭开,直至入殓。

  死者移入棺内,谓之“入殓”。从停尸到入殓一般为三至六天。入殓前,孝子要理发,因为在“守七”期间有“孝子不理发,孝女不饰妆”的习俗。入殓前,主要亲属都要到场,父母死,儿女一定要返家到场;男子死,兄弟要到场;女子死,娘家父母兄弟要到场;若死者为年长者,晚辈子侄也可代替。

  下棺后,揭开蒙脸纸,让亲属见最后一面。待到择定的良辰一到,便开始封棺。封棺时,有放置随葬品的习俗,如银币、铜钱、首饰或者生前的心爱之物。然后“喂包”(又叫“喂灰”),即放入包着石灰粉和草木灰的纸包,纸包以六十只为起数,若死者年龄超过六十岁,则有多少年龄放多少只。喂包,是为了防腐防潮。最后盖上棺盖时,孝子要头顶一只小筛箩,筛箩内有一根松柏枝、一绺孝子的头发、一把红布裹柄的斧头和若干根棺材钉。“执钉”者是死者兄弟,“挽钉”(即钉牢棺盖)者是木匠。钉最后一根钉,叫钉“子钉”,“子钉”下塞进红纸裹着的孝子头发,以此作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入殓、封馆是旧时葬礼中的遗体告别仪式,也是最哀痛的时刻,嚎哭之声,往往数里可闻。

  旧时,有人借入殓之机来“闹丧”。诸如丧葬费用,棺木材质,衣食等级等事宜,某一主要亲属或吹毛求疵,或故意刁难,或屡请不到,或者不肯执钉,常常纷扰不休,使得入殓一事久拖不决。平素甚好的亲戚,至此顿成仇敌,永无和好。故入殓仪式能顺利进行,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犹如过了一大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