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仪唱悲歌

2017-02-12 09:26:00 知识

  中国丧葬礼仪基于灵魂不死和祖先崇拜的信仰观念,在人生礼仪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尽管死者已经全无知觉了,但人们都“视死如生”,隆丧厚葬,有一套礼仪、规制、风俗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之一。伴随着葬礼所产生的仪式歌,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人民信仰观念和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正象考古学家研究古墓葬为历史做出科学的检定一样,从丧葬仪式歌中,了解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同样认识价值。

  在丧葬习俗中有“坐七”之仪礼,死者入殓后,家属亲人要七七四十九日守孝。守孝期间禁欲、食素,不做任何娱乐活动,逢七便延请僧侣、道士在灵前做礼忏、诵经,叫“破七”,意为替死者赎罪免灾,顺利地投胎转世。这样共做七次,就叫“做七”。抄写日期的纸叫“七单”,上写“七单词”如:“富贵皆成梦,荣华总是空,不论贫与贱,生死亦相同。”做七礼忏,完全是佛事、法事仪式,僧道手持法器,边诵经边穿行灵前,超度亡魂,诵的经名为:斋十王、传戒、破血湖、望乡祭奠、望高斗、谢十王等梵文,宣扬的是“转世再生”的宿命论。真正反映死者家属真实思想感情的仪式歌,是哭葬歌,以及寡妇哭丈夫的“哭七七”等,这种歌常常使人沧然泪下。如邳县的哭丧歌:“没娘的孩子靠何人?”

  一更里呀乌朦朦,

  我把我的亲娘哭一声,

  你把为儿我来扔,

  人家的孩子有亲娘叫,

  我叫亲娘无人应,

  没娘的孩子靠何人?

  唱词朴素、生动,十分感人。此外,为死者梳头、揩浴、着衣裳均有哭丧歌,真情感人。但在海门县的丧葬习俗中,在人死后第二天晚上,请一位能说会唱的人,在灵前为家属代哭,内容根据死者生前特点编唱的,如泣如诉,其声也哀。盐城地区的哭丧歌,有“十送亡灵”,有时也是请人唱的,有如送佛送到西天,一路不住的叮咛。歌词成套,有一定程式,苏南吴县有一首哭丧歌,表达了生者希望死者能死而复生的愿望,希望阴间的阎罗王,能识别善恶,使死人还阳,唱词如下:

  西方路上一只小快船,

  靠船靠勒石驳岸,

  带缆带勒荷花桩,

  后生家落船苦凄凄,

  阎罗王盘问伊(他):“㑚哈格(你有什么)苦?”

  伊说:

  “吾奴(我)第一掉勿落好爷娘,

  第二掉勿落公婆大人在堂前,

  第三掉勿落三岁孩童无娘教,

  第四掉勿落丈夫勒头(在那里)守空房……阎罗王说话:

  “哦!㑚(你)位娘娘良心能个好,放㑚阳寿二十年,

  生身父母多孝孝,

  公婆大人去安葬好,

  三岁孩童要抱出道,

  丈夫衣裳去补好。……

  强烈的求生愿望溢于言表,但死不能复生,也就更其悲哀。于是,许多哭丧歌哭诉死者生平,追忆生活往事,竟能连篇累牍,哀声不绝,成为一种哭的艺术,记录下来竟是一种难得的口头文学资料。

  丧葬仪式歌伴随着丧葬仪礼全过程。邳县,到了死者入葬以后,仍要上坟行“打七”礼,意为替死者赎罪免灾。预先做好七七四十九面三角小白旗,再扎一把黑色小纸伞,备一煨罐、一茶壶,请族中长老将旗、伞放于五升斗内。长老领头,孝子尾随到坟上,将煨罐置于坟前,把茶壶中的水倒些于煨罐内,象征死者水缸,将小纸伞插于旁。长老手拎茶壶,抱小旗,率孝子绕坟转圈。每转一圈向坟上插一旗。长老同时将茶壶向后头孝子依次传下去,接者就喝口水。周而复始转四十九遭,插完小旗,每个孝子也喝四十九遍水。转圈时长老口中念“破七歌”,歌词有如巫术歌,如:

  破天忌,破地忌,

  七七四十九杆旗。

  风来了,伞挡着,

  雨来了,伞挡着,

  火来了,井里藏,盆里躲。

  二期来到破半山,山大无边路无沿,

  不见村庄与茅舍,思想起来泪涟涟。

  如此,一期一期唱下去,念至转完为止,然后将煨罐撂于坟地回家,仪式即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