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角力人拔牛

2017-07-09 17:06:58 知识

  在陕北地区,后生们把勇敢强悍作为衡量美的标准。所以,在农村,到处流行着人牛角斗以比力取乐的风俗。据传,在这儿,几乎每位有血气的青年,都是位出色的斗牛士。

  陕北斗牛,无一定期。每当黄昏时候,牧归的牛群刚上硷畔,立刻会被一群后生围住。其中的一位把右手拇指和食指猛地一下套进牛鼻孔,把牛拉到众人跟前,村头的斗牛就要开始了。这时,另外的后生打了阵忽哨,过路的村民就停下了脚步,挑水的媳妇就放下了水桶,已经吃饭的男女老少也端着饭碗、一溜小跑,纷纷围上来观看。人群终于越围越多、越围越密。圈子里,抓住牛鼻子的后生踌躇满志,不免有些得意起来,便牵着牛绕场踱步一圈,以示炫耀。接着,一位后生伸出两条粗壮的胳膊,忽地把牛拦腰抱住,“嗨”地一声,身子往后一仰,把一条壮牛抱离地面。这时,全场人一阵轰笑,高声称赞。后生放下牛,憨笑一下就退出圈子。这时,场上人声鼎沸,有人大声地叫着某位后生的名字,希望他能入圈表演。叫得久了,被叫者把背心一脱,跳入圈来,客气了几句,就运气鼓劲,等抓牛鼻的后生把牛牵到面前时,他瞧准机会,忽地伸出双手,将牛腰搂住,猛地将牛抱离地面,拧着身子转了一圈。于是,众人齐声喝彩,欢声如雷似潮,把欢快的气氛推到了极点。

  当然,后生们在与牛相“斗”时,也有手艺较差拇指与食指套不住牛鼻、气力小双臂拔不起牛体或虽拔起牛体而在绕场时被挣脱等情况发生,对此,围观者就只得报以善意的嘲笑了。而对于那些既无技艺、又缺气力,却把牛皮吹得山响的后生,围观者则要存心逗弄逗弄他们,以获得一阵阵戏笑。

  陕北斗牛习俗的起源如何?现已不可查考,民间也无这方面的解释,但有的学者认为,当与我国古代的“搏虎、拔树、背兽、扛鼎”等练力方式有关。

  在我国古代,两军对垒,使用的都是刀、枪、叉、戟等冷兵器,其杀伤力的大小,基本决定于人体力量的大小。古代在描写一位英勇的武士时,总是说他“力大无穷”、“只手千斤”等,把力量放在首位。在夏、商、周三代的传说中,就有许多大力士,如夏桀“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殷纣“能倒曳九牛,扶梁换柱”。汉初的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身长八尺,力能扛鼎”。夏桀的搏虎,殷纣的曳牛和项羽的扛鼎,都是逐步练力的结果。逐步练力,是古代武士练力的常见方式,如现藏于徐州博物馆的一块汉画像石,其中就有双手抱一幼鹿的练力画面。山东峄县北60里,有一座抱犊崮,传说有一农夫王老者日抱牛犊上崮,犊成大牛,王老者仍能抱牛上崮。抱鹿、抱牛都是在逐步练力。

  力练成,武士们总要找机会表现一下。汉时,练力的性质已有所改变,由军事而逐步扩大到社会娱乐的表演,这就给武士们提供了用武之地。张衡在《西京赋》中描写长安城的娱乐表演时说,在纷繁的杂技歌舞表演中,有“乌获扛鼎,千斤若羽”,说明拔树、扛鼎、曳牛等已成为社会娱乐项目。

  汉代的扛鼎、拔树和曳牛等娱乐表演,倒是和现在陕北地区的 “拔牛”娱乐一脉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