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历史资料简介】剪纸的起源与艺术特点介绍

2017-12-18 16:53:25 知识

  说起民间剪纸,人们总会把它与春节、婚嫁、寿辰、庆典等联系在一起。象征喜庆吉祥的红红的剪纸,就像一朵朵艳丽的花儿,点缀着节日的气氛,装扮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增添一个更加美好的心情。剪纸浓缩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各地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生活、历史变迁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最普通、常见的艺术形式反映出来。如果说“诗三百”是反映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史诗”,那么剪纸则是表达人们情感的“民俗歌谣”。

  剪纸究竟始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剪纸是1959年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国遗址附近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三幅作品,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两幅是《对猴团花》和《对马团花》。与这一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的诗句相印证,说明剪纸这种形式当时在民间已经非常普遍。

  剪纸艺术根植于民间。作为民间艺术的一项重要门类,它的出现与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习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南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置头之鬓,又造华胜相遣。”唐代,李商隐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纸为人起晋风”的诗句。

  剪纸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极广泛。涉及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就拿春节来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窗花和吊笺了。

  窗花,是剪纸中具代表性的一个门类。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过年贴窗花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已成为传统节令中约定俗成的一项重要用内容。贴窗花源于古人祈求祥瑞的心理。自汉代以来,“阴阳五行”之说影响着当时人们的观念。南方为离、为阳、为火,“火离为凤”,所以用朱雀代指南方;朱即红,红为五方正色,鬼神不敢靠近。在古人心目中,红色有辟邪驱祟的作用。因此,窗花兴起时即为红色,自然也就能求得家宅平安。

  旧时,陕西剪纸全国有名。

  窗花的造型多种多样,有方形、圆形、条形和穹顶形等。线条的处理要求均匀,突出窗花活泼、玲珑剔透的特征。

  窗花的题材广泛,内容包罗万象。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窗花表现的对象。另外还有应时的“招财进宝”、“肥猪拱门”、“财神童子”、“十二生肖”等,也很受人们喜爱。

  吊笺儿,又称门笺儿、挂笺儿、花笺儿、纸笺儿,取“吊钱儿”谐音。形似旌旗小幡,贴挂在门楣上。过年挂吊笺儿的习俗在唐代已经形成。传说吊笺是由古时的“彩胜”演变而来。彩胜是一种戴在头上的装饰品。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人胜以戏之。”还有一种说法,悬挂吊笺儿是为辟邪驱鬼。相传上古时,“年”是一个凶狠的恶鬼,每到春节都要吃人,尤其是专食童男童女,不然就给人们降灾。为了消灾避祸,人们就用五色纸剪刻成花花绿绿的纸笺儿,悬挂在门楣上,使恶鬼望而生畏,以求得家宅平安。

  吊笺儿的内容,多以吉语和吉祥图案组成。文字用象征、谐音、寓意的手法,如“鹿鹤同春”、“四季平安”、“双喜临门”、“金玉满堂”和“紫气东来”等吉语;图案有《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和合二仙》等,内容与文字和谐统一。

  在民间,除窗花和吊笺儿外,“灯花”也是春节剪纸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门类。民间素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旧俗,在这一天家家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彻夜不眠。

狮子 河北蔚县

聚宝盆

  从近代民间流传下来的彩灯看,“灯花”工艺制作主要是糊纸、扎纸和剪纸。外由软木做成骨架,再将镂刻好的剪纸糊贴在上面,内置蜡烛照明。这种剪纸多用阴刻手法,充分借助光的作用,内外呼应,以“影”衬“像”。形式上多采用“四菜一汤”式,即在花灯的四角饰以角花,中间用团花式;也有的四角采用“贴花”手法,中间仍保留镂空的团花式。这种形式在后来的图案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专业名词———“开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