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宗教信仰

2017-06-22 11:04:54 知识

  回族的宗教信仰是回族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回族在中华大地上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伊斯兰教信仰及其实践对回族的文化传统与精神世界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性影响。

  泉州清净寺(原为圣友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通淮街

  扬州仙鹤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太平桥侧

  一、“大食法”“回回教”到伊斯兰教的历史变迁

  作为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语中,是顺从、谦恭、完全地忠诚于独一的真主之意。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10 个民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与这些民族的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据2010年全国人口统计,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总人口已经达到2300 万余。

  伊斯兰教在中国典籍中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杜环《经行记》,称为“大食法”。

  元代时期,“回回遍天下”,伊斯兰也还没有统一的定称,史籍多用“回回”一词泛指伊斯兰教信仰者,回回穆斯林亦多如是称之。

  明代,对伊斯兰教称“天方教”。民国时期,又进一步简称为“回教”。回回二字,系由“回纥”演化而来。

  明末清初以来,始有汉语定称,穆斯林普遍称之为“清真教”。同时,教既名之曰“清真”,穆斯林信主认圣的自我证词则称为“清真言”;礼拜寺统称清真寺;宣扬伊斯兰教义的汉文译著,以“清真”命名者为《清真大学》《清真指南》《清真释疑》《清真教考》等亦相继问世。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伊斯兰教名称问题的通知》:“伊斯兰教是一种国际性宗教,伊斯兰教也是国际通用的名称。”规定:“今后对伊斯兰教一律不要使用‘回教’这个名称,应该称‘伊斯兰教’。”从此“伊斯兰教”成为中国宗教界、文化界、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正式通称。

  二、回族认主独一的信仰观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进程与回族在中华大地上的形成和发展相伴相生,也是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共生、包容互动的多元文化生态的历史见证。

  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严格信仰唯一主宰的宗教,基本教律由信仰(即伊玛尼)、宗教功修、善行等三部分组成。信仰是伊斯兰教的思想基础,回族穆斯林学者多译称为“明信”或“正信”。信仰的基本信条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即回族穆斯林俗称的“清真言”)

  广州怀圣寺(又称光塔寺)是中国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

  杭州凤凰寺(原为真教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羊坎头巷(宋代文锦坊)

  “认主独一”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信仰核心。认主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确信真主的存在,这是信仰的根基。二是确信真主的至仁、至善、至慈,这是坚定信仰的前提。

  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的核心就是强化“认主独一”这一伊斯兰教的信仰核心价值。六大信仰是:①信真主。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唯一至上的主宰。②信使者。至圣穆罕默德是奉真主安拉之命传播伊斯兰教的封印先知。③信天使。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纯洁无邪,无性别,长有翅膀,神通广大,变幻莫测。天使数目繁多,各司其职。最著名的有四大天使,其中吉卜利勒天使地位最高,他奉安拉之命向先知穆罕默德传达 “启示”,是玄灵和忠实的精神,是人类的朋友。④信经典。即信仰安拉所降示的一切经典,主要指信仰神圣的经典《古兰经》。⑤信末日。伊斯兰教倡导穆斯林两世兼顾,追求两世吉庆。鼓励穆斯林为了获得现世的幸福生活要勤奋努力,不断进取;同时要坚定信仰,弃恶扬善,济世益人,在后世获得真主的奖赏。⑥信前定。伊斯兰教认为,万事万物都由真主安拉“前定”,是人的意志所不能违抗的。伊斯兰教的大多数经注学家认为:前定应包含在基本信仰之中。同时,伊斯兰教认为,前定与自由意志的相互关系是:既反对极端的宿命论,也反对绝对的人定论;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应顺其前定,自负其责。

  这是礼拜大殿内 摄影:丁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