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艺术传承与创新

2017-06-22 14:56:46 知识

  回族艺术是回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凝结着回族劳动人民的创作智慧。回族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大体分为回族表演艺术与回族造型艺术两大类。回族表演艺术涵盖有回族音乐、回族舞蹈、回族曲艺等多种表演形式;回族造型艺术包括回族书画、回族建筑、回族雕塑、回族刺绣等表现手段。回族艺术历史久远,源远流长,是回族民间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①。

  一、回族建筑艺术

  回族建筑艺术独具特色,它集中国建筑和伊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省心楼供图:丁思俭临夏老华寺壁砖雕饰斯兰建筑于一体,具有浓厚的二元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回族穆斯林的清真寺建造中。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用来礼拜的场所,其建造风格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今天中国回族穆斯林清真寺建筑风格。清真寺在外形上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也吸收了阿拉伯特色的拱顶式建筑,清真寺殿内图案大都是以优美的《古兰经》经文装饰,故而显得古朴、典雅。每座清真寺的顶端都建有一串宝瓶和一弯新月,这是伊斯兰世界的共同象征。回族清真寺从结构上看,多采用木结构体系和砖木结构体系。从布局上看一般为三堂一院,即礼拜堂为正殿,南北厢房为经堂和澡堂,其中礼拜大殿为其主体建筑。建筑艺术的特点是雕梁画栋,飞檐四出,角亭对立,气魄雄伟。但这类清真寺的碑柱、门窗以及室内装饰又呈现出了阿拉伯建筑风格。早期的回族清真寺多圆顶式,即阿拉伯式。明代以后的回族清真寺多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宫殿式的建筑,布局多为四合院形式,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回族清真寺又经历着新的发展,在坚持传统建筑风格基础上,回族清真寺也采用了在屋面上覆盖穹顶、形式多样的拱和高耸的邦克楼等伊斯兰建筑形式,使回族清真寺更富有伊斯兰色彩。在一些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在凸现地域民族风格中,回族传统的清真寺建筑风格被赋予现代特色而加以创新,使传统的清真寺建筑重新焕发出新的魅力。

  二、回族雕刻艺术

  回族雕刻艺术主要体现在临夏砖雕上,这一雕刻艺术源于宋金时期。砖雕在回族建筑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地位,作为装饰艺术品它的造型集朴素与华丽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砖雕作为回族建筑中的一种独特艺术俗称“硬花活”,是用凿子和刨子在青砖上雕刻出各种形态的砖雕图案题材。砖雕技法复杂多样,回族的砖雕主要有平面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阴刻等。砖雕可以在一块砖上进行,也可以用若干块砖组合雕成,一般是预先雕好再进行安装。操作次序是先将砖刨光,加施雕刻,然后打磨,遇有空隙则以油灰填补,随添随磨。还要修补,最后再上色。其雕刻过程精工细作,巧夺天工。在西北回族地区,砖雕在传统的回族建筑中随处可见,大到回族清真寺、门宦的拱北和道堂,小到普通回族民居的大门上。因其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使砖雕的需求量大增,市场不断扩大,也使得更多的人从事砖雕技艺,这客观上有利于砖雕技艺的传承。然而市场需求增大,流水线式的生产,使砖雕作品的文化价值濒临消失的危险,砖雕大师越来越少。 2006年砖雕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开始在国内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给予精神和物质资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安心于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创作出更多精品。这一举措客观上有利于临夏回族砖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榆巴巴拱北的砖雕图案 摄影:丁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