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家谱介绍

2017-07-05 17:06:36 知识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谱书等,是记录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表册,是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家族历史、家族渊源与延续线索的“记录档案”。满族家谱的演化过程,从初民社会的无文字家谱(“子孙绳”),到记写 “档子” (满语称“档涩”) 的文字谱的雏形,一直发展到了入关后的满文、汉文或满汉文字结合的文字家谱的形成。

  在满族萨满活动中,通常祭祀一位显赫的女神——“佛托妈妈”,也称为 “子孙娘娘”。“佛托妈妈”多用一个黄布口袋代表,里面装有一条几丈长的线绳或麻绳,也称“子孙绳”,绳上系有代表宗族成员的小物件,如小弓箭、羊“嘎拉哈” (膝盖骨) 等,可分辨出辈分以及每一代有多少人。子孙绳越长,系物越多,则表示家族的子孙旺盛,后续绵长。这是初民时代结绳记事的“无字宗谱”①。

  满文创制后,满族先民形成了“写档子”的习惯。氏族中有专门的“榜色达” (记档的头领) 或“巴克什” (文书) 将族源神话、族中的大事、族中的成员,或木刻,或写在桦树皮、兽皮的档子中,这是文字宗谱的雏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满文老档》。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等人创制满语文字之后,便命额尔德尼用新创制的满文记录重大事件,这是爱新觉罗氏家族最早的谱书。清入关后,受汉文化传统的影响,渐渐兴起以满文、汉文或满汉文字并用的记谱之风。

  家族世系的关系结构图谱是满族家谱的主要内容。家谱中以男性为中心,只记录男子的名字,媳妇入谱但不占独立一格,只能记在丈夫名字边上。满族家谱在形式上一般分为两种。编撰成册的称为“谱书”,只记宗族中本支世系或后裔名单的称为“谱单”。谱书记载的内容较为丰富,一般包括谱序、家法家规、祭祀规则、人物传、大事记等。满族谱单中,较为多见的是一种折子式的家谱,叫“谱折”。

  因在清朝八旗制度中,人丁的身份地位、官职的承袭,都需要家谱作凭证,所以在清代满族几乎家家修谱。满族修家谱有严格的仪式与规矩。修谱一般选在“龙虎之年”举行,一般三十年一修,旧有“三代不修即为不孝” 之说①。

  满族的谱书被视为家庭至宝,在收藏管理上极为慎重。一般的大姓家族都建有祠堂,谱书珍藏在祠堂内,作为家庭总谱精心收藏,平时秘不示人,对外姓外族人更秘而不宣。续谱一般在农历的二月举行。到了续谱的吉日,全族男女老少聚会,地点在族中专放宗谱的“谱房子”,如无“谱房子”,则选一宽大院子举行。族人聚全后,族长(称“穆昆”) 洗手焚香,揭去覆盖在放宗谱的“谱匣子”上的红布,打开谱匣,取出谱单(书),这一仪式叫“请谱”。然后,高悬谱单,族众瞻拜,称“晾谱”。再次,按辈数分别叩拜,或是按辈分排列,同时跪在地上,行叩拜大礼,称“拜谱”。礼毕,由族中文笔好的“秀才”续谱。续谱时,将已故者的名字涂成黑色,新续的生者名字则用红色。女孩一般不上谱,媳妇的姓氏附在丈夫旁。续谱毕,族长要进行 “族教”。族长要向族人讲述“族规家训”以及族源传说、先人业绩等。

  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活在乡村的满族仍普遍修家谱。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为“破四旧”,许多满族人家都把家谱毁掉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2000年(“龙虎之年”),东北农村一些满族人家重新续谱,这个古老的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