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关科技与文体的重要纪念日、节日介绍

2017-12-23 17:56:46 知识

  2月20日 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纪念日

  南极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被科学家称为 “解开地球奥秘的钥匙”、“天然科学实验圣地”。早期一些探险家、科学家是在各国政府、团体、个人的资助下从事南极探险活动的,而现代的南极考察则主要由各国政府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进行,中国也不例外。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岛。11月30日15时,“长城” 1号和“长城”2号两艘登陆艇载着54名考察队员,登上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在这里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11月31日10时,从祖国带来的铭刻着“中国南极长城站”字样的奠基石,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矗立起来。当新年钟声敲响,祖国人民正在欢度除夕的时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设开始了。考察队在1985年2月15日向全世界宣布: 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2月20日,长城站在乔治王岛隆重举行了落成典礼。长城站位于亚南极,属典型的副极地海洋性气候,较为温和湿润。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3℃,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8.0℃,年平均气温零下2℃左右,极端最低温度零下26.6℃。到2003年,中国以长城和后来建成的中山两站为基地,已成功地组织了20次南极科学基地考察活动。

  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纪念日

  1970年4月24日,神州大地各个地方的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目睹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随着用20.009兆赫的频率播送的《东方红》的悦耳曲调划过星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文革”动乱的局面下,我国广大科研工作者冲破重重阻力,克服重重困难,独立研制发射成功的。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用的火箭是我国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中的第一个型号——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这颗名为“东方红一号”的卫星重173千克,它的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439公里,最远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夹角为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信和地位。这是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用自己研制的运载火箭发射自己研制的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的质量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质量加起来的总和还多。这表明当时我国的运载火箭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5月 北京科技周

  北京科技周是和全国科技周同步举办,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以基层群众活动为主的大型科技普及推广活动,它全力倡导“全民科普”,现在已成为每年5月北京普通百姓必不可少的一道科技大餐。从孩子到老人,从大中学生到社会各行业人士都是科技周的参与对象和受益者。在各届北京科技周上,主办方不但推出各种科普讲座,邀请包括好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著名科学家为人们讲解科学知识,还举办高科技展览,让参观者一览航空航天、生物基因和数字化技术等世界前沿科技的神秘与奥妙。科技周主会场还为尖端企业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吸引了英、日、美、法等多国参展商的热情参与。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进行面对面交流、互动,通过科技周的宣传影响,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与消费者拉近了距离,达到科学普及与商业宣传的双重效果。

  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纪念日

  1967年6月17日,中国西部的罗布泊同时升起两颗太阳,其中一颗“太阳”迸发出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光芒。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在这里成功爆炸。至此,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宣告爆炸成功。其爆炸威力,相当于美国当年投在日本广岛那颗原子弹的150多倍。这次氢弹试验的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个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世人宣告: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 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新闻公报》,庄严宣告: “我国在两年8个月时间内进行了5次核试验之后,今天,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中国再一次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 我国首次氢弹爆炸试验,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公认中国核技术已进入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7月11日 中国航海节

  明朝正使、航海家郑和从公元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到1433年,曾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率27800余人,分乘大船62艘),远渡重洋到达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比哥伦布航行早半个世纪,被视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促进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特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节”。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当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航海技术,说明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睦邻友好外交。通过开展纪念活动,有助于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普及航海科学和海洋科学知识,促进航海业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0月15日 中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纪念日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它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第一次是在1999年11月,第二次在2001年1月,第三次在2002年3月。第四次在2002年12月,”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一个伟大壮举,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又一里程碑。这一伟大成就将庄严地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

  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纪念日

  毛泽东在1955年发出号召: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等负责筹建核工业。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1962年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在科技人员和国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两个小时后,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3000名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职人员时宣布了这一特大喜讯,刹那间,消息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原子弹爆炸的当晚,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指出:“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原子弹是纸老虎。’过去我们这样看,现在我们仍然这样看。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承诺: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1966年10月27日,我国又成功实现了导弹核武器的爆炸成功,从而完全突破了西方对中国“有弹无枪”的论断,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诞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只用了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