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晚清七十年[第2页]

2017-06-26 18:17:56 知识

  在短短半个世纪之中,清廷被迫与各侵略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清咸丰元年(1851年),清咸丰帝刚一即位,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名,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战火一度绵延过大半个中国,直到清同治三年(1864年) 曾国藩所部湘军攻陷天京,才告熄灭。

  清同治元年(1862年),咸丰帝在内忧外患中逝于承德避暑山庄,皇太子载淳(同治帝) 即位,其母慈禧太后在恭亲王奕的协助下,处死肃顺等 “顾命大臣”,开始“垂帘听政”。这个躲在帘子后面的女性,作为中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实行了长达47年的独裁统治。

  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八旗及绿营①武备弛废、不堪一击的丑态已经显露无遗。清廷能够最后战胜太平军,依靠的是由汉族官僚、士绅自发组建的,本属非正规军的地方“团练”,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及左宗棠的“楚军”等。太平天国覆灭后,借助“剿灭长毛”的战功,汉族官僚势力得到空前的扩大,汉人重臣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掌握武装与地方实权,在清政府中举足轻重。同时,与盲目排外的一些满洲贵胄不同的是,为应对内外挑战,这些汉人官僚也成为“洋务派”的主流,在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等人的支持下,发起洋务运动,试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危机四伏的清朝似乎出现了一个转机,此即“同治中兴”。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方惨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赔偿巨款。作为几乎同时遭遇到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两个东亚国家,中国和日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19世纪下半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向西方学习,甚至以“脱亚入欧”为口号,由殖民地候选人一跃而成为殖民者俱乐部的新成员,而甲午战争的胜利更使日本获得发展军国主义急需的资金。但在中国,甲午战争的惨痛后果不仅葬送了洋务运动的希望,也几乎成为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晚清的种种境遇,致使清朝政府成为千夫所指的历史罪人。但诚如唐德刚所言,“近百年来它(清朝) 为中外史家糟蹋得不成样子,实在是很不公平的。”①面对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革命和殖民主义实践的西方列强,也许任何一个传统的中国封建王朝,在第一次遭遇与西方殖民者冲突的时候,都难免会遭受到失败的命运,而这种命运与这个王朝是否为少数民族建立,可能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晚清70年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满汉官僚的闭目塞听、中国社会的保守停滞以及一些满洲权贵对变革维新的抗拒也都是事实。不过,在抵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中,八旗官兵也表现出英勇牺牲的精神,捐躯者如关天培,如僧格林沁等。

  从满汉关系来看,清朝晚期,尽管在满族皇家贵胄与南方的汉族文人中还存有比较强烈的满汉畛域的意识,而在北方地区的民间,满汉之间始终和谐相处,互通婚姻,彼此都有一种近乎天然的文化包容能力。清朝满汉互动交流的结果,就是文化的相互渗透,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本来似乎是泾渭分明的民族,在文化特征上渐渐变为彼此“难分难解”。成书于 1986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的“满族”这个词条(王钟翰、赵展执笔) 中关于满族的风俗习惯有这样一段描述: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汉语词汇) 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分,但满族群众模仿汉族,比汉族群众模仿满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