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饮食习俗文化

2017-07-05 16:57:24 知识

  千百年来,满族的生活习惯,深受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饮食概莫能外。冬季长达半年的寒冷气候,原始森林与河流中丰富的物产,渔猎采集生活的食物加工与保存方式,都反映在满族的饮食习惯当中。

  水稻在东北的广泛种植是非常晚的事,在此之前,豆类和谷类是满族主要的耕种作物。而满族传统上也以面食为主,将谷子、麦子、荞麦、大豆、玉米和高粱等磨成粉面蒸煮而食。通古斯地带有悠久的食猪传统,猪也是满族最重要的肉类食物。同时,除了猪、牛、羊等家畜之外,满族人也喜食鹿、野猪、野鸡等野味,以及出产自江湖的鱼类,如“三花五罗”,鳌花、鳊花、鲫花,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等这些冷水鱼类。东北地区的山林中出产品种繁多的野菜、野果和菌类,这也是满族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木耳、蕨菜、刺嫩芽、柳蒿、榛子、榛蘑、元蘑、松子等。

  一、饽饽

  “饽饽”是满语的称呼,是指由黏米磨成面做成的各种蒸品的统称,类似于汉族的馒头、包子、黄米团等面食合在一起的一个名称。饽饽是满族的主要食品,用小麦、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或在中间夹上豆泥馅料蒸制而成,有时外面用苏叶包起来蒸,带有苏叶的芳香。黏糕、凉糕、豆包、豆面卷子、苏叶饼、萨其玛等饽饽至今在东北仍然常见。而由黄米做成的饽饽颜色金黄,有黏性,典型者如黏豆包,味香可口。

  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是比较有名的满族传统面食,用黄米碾成面,蒸熟后裹以炒熟的豆面,擀成卷,切块即成。因为干豆面是滚上去的,所以又称“驴打滚”。旧时满族祭祀时多以此为供品。

  撒糕也是旧时满族大祭时之供品。制法是把小豆磨成豆瓣,用水漂出豆皮后蒸熟制馅,将糯米面用适量水拌匀,等蒸笼屉内气满后撒入铺平,并置豆馅于上。等蒸气再满,再将米面撒在豆馅上至蒸熟。撒糕做好后为一整屉,然后切成方块。满族过年时多在正月里用红小豆做撒糕,色泽暗红,表喜庆之意。

  二、萨其玛

  “萨其玛”是满语,最早见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大学士傅恒等编的《御制增订清文鉴》一书。制作萨其玛的最后两道工序是:切成方块,随后码起来。 “切”,满语为萨其非;“码”,满语为玛拉木壁。“萨其玛”便是这两词的缩写。“萨其玛”本属饽饽的一种,但后来也被各地汉人广泛接受,于是“萨其玛”的名字风行天下,自成一体,成为中国著名的糕点之一。

  原来东北有一种野生浆果,以形似狗奶子得名,最初即用它作萨其玛的果料。满族入关以后,逐渐被葡萄干、芝麻、山楂糕、青梅、瓜子仁、枣等所代替,而狗奶子也渐渐鲜为人知。“萨其玛”是以鸡蛋和白面做成的细条,用油煎炸,再将清水、白糖、奶油、蜂蜜熬成稠汁,与炸好的面条搅拌均匀,倒入铺有青红丝的木槽内压平待凉,食用时用刀切成长方块即可。其味香甜可口,清代关外三陵祭祀,以其为供品,可见满族对其的重视。

  三、酸汤子

  “酸汤子”是满族人的夏季食品,又称汤子,是一种用玉米水面做的主食。其做法是将玉米用水泡涨后,用磨磨成糊状(俗称水面),浸泡发酵,放到微有酸味时做汤吃。辽东一带的满族人最喜欢,酸汤子如今已成为辽宁一些地方的名吃。

  四、哈什玛

  “哈什玛”在满语中是一种林蛙的名字,是生长在长白山麓的一种特殊的林蛙,汉语俗称“河蛤蟆”。满族的传统习俗是只在秋冬季节吃哈什玛,烹制方法主要是煨、烤等。哈什玛之腹油极富营养,为大补之品。过去是清宫廷的贡品。

  五、白肉血肠

  猪是满族祭祀的供品,满族称猪肉为“神肉”。吃祭神肉,也是满族的一项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也就是祭祀后众人分食作为祭品的猪肉。在民间,祭祀前杀猪的时候,同时要做血肠。用大盆接血,内撒些盐,待其凝后剁碎,添上葱末、姜粉、花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即成。

  “白肉血肠”是满族日常的吃法,是过年过节家族聚餐、招待宾客时的重要菜肴。其做法是先将肥肉煮熟,然后切成薄片,再将血肠切段,酸菜切细丝,混合在一起煮成汤菜,白肉肥而不腻,血肠柔润适合,红白相间,酸香可口①。

  东北冬季漫长,天气寒冷,为备足越冬蔬菜,满族民间在秋冬之际有腌渍大白菜的传统,此即酸菜。东北地区的满族,各家各户腌渍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

  “白肉血肠”是经典满族菜之一。在清代的满族重镇,如盛京(沈阳)、吉林(吉林市),都有历史悠久的专营“白肉血肠”的百年老字号餐馆。